以太坊最近的日子不好過。社群裡瀰漫著各種 FUD(Fear, Uncertainty, and Doubt,恐懼、不確定性和懷疑),Layer2 和主網之間的利益衝突更是被無限放大,彷彿一場內戰一觸即發。1confirmation 的創始人 Nick Tomaino 這時候跳出來力挺以太坊和 Vitalik,這舉動多少帶著點悲壯色彩。
Tomaino 的論點其實很簡單,他認為應該從「社會可擴展性」的角度重新審視以太坊。這當然不是什麼新鮮詞,但放在當下的語境裡,卻顯得格外刺耳。畢竟,大家都忙著炒作、追逐熱點,誰還記得「可信中立」這種聽起來就沒什麼賺頭的價值?
我個人對 Tomaino 的觀點抱持複雜的態度。一方面,我欣賞他這種逆流而上的勇氣,以及對長期價值的堅持。但另一方面,我也必須承認,在一個充斥著騙局和炒作的市場裡,堅守理想主義可能是一種天真的行為。比特幣已經被主流金融市場和政府接納,這是不爭的事實。但這就意味著以太坊沒有機會了嗎?它真的只能靠「可信中立」這種虛無縹緲的概念來突圍嗎?
這篇文章試圖對這些問題進行一些批判性的思考。我會引用 Tomaino 的觀點,但也會加入我自己的觀察和判斷。畢竟,加密貨幣的世界從來都不是非黑即白的。
Tomaino 認為,社會可擴展性是一個系統允許更多人參與並實現共贏的能力。這句話聽起來像是政治口號,但實際上卻點出了加密貨幣的核心問題。現在加密貨幣的總市值已經逼近 3 兆美元,但有多少人真正理解它的價值?又有多少人只是被 FOMO(Fear of Missing Out,錯失恐懼症)情緒裹挾,盲目地追漲殺跌?
大部分人提到加密貨幣,首先想到的是技術。區塊鏈、共識機制、智能合約…這些技術詞彙聽起來高大上,但實際上卻掩蓋了更重要的問題:這個技術能為社會帶來什麼價值?它能讓更多人參與進來,並且讓他們受益嗎?
如果答案是否定的,那再精妙的技術也只是一堆無用的代碼。Nick Szabo 在 2017 年的文章《貨幣、區塊鏈和社會可擴展性》中就已經指出,比特幣的真正突破不是技術,而是社會。它提供了一種可信中立的價值儲存工具,讓全球數百萬人可以在無需信任第三方的情況下進行交易。
這才是社會可擴展性的真正意義:它不是指系統能處理多少筆交易,而是指它能影響多少人,以及它能為這些人創造多少價值。
比特幣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。它率先提出了可信中立的價值儲存概念,並且通過開源、去中心化的方式,讓任何人都可以參與其中。這種公平、透明的模式,是比特幣能夠獲得廣泛認可的重要原因。
但比特幣也存在一些局限。它的設計過於保守,只專注於貨幣功能,限制了其應用場景的拓展。更重要的是,比特幣社群對於「正統性」的過度強調,使得新的開發者和公司難以將其用於貨幣之外的用途。
這種「正統性」其實是一種迷思。加密貨幣的發展需要不斷創新和試錯,如果只是一味地抱殘守缺,最終只會被時代拋棄。
現在,市場上湧現出越來越多的「公司幣」(例如 XRP、BNB、SOL、TRON)。這些代幣背後都有一個強大的公司或團隊在運營,它們通過中心化的方式,提高了效率和性能,但也犧牲了去中心化和可信中立性。
這些公司幣的市值加起來超過 3000 億美元,這說明市場對於效率和性能是有需求的。但這種以犧牲去中心化為代價的做法,真的是可持續的嗎?當這些公司幣的控制權掌握在少數人手中時,它們還能被稱為加密貨幣嗎?它們真的能為社會帶來更大的價值嗎?
我對此表示懷疑。雖然這些公司幣在短期內可能會獲得成功,但從長遠來看,它們的可擴展性是值得質疑的。畢竟,一個中心化的系統,無論它的效率有多高,都無法真正實現社會可擴展性。
Tomaino 認為,在所有加密貨幣中,只有 BTC 和 ETH 既具有可靠的中立性,又具有實現長期社會可擴展性的實用性。我基本同意這個觀點,但對於誰更能代表加密貨幣的未來,我持保留態度。
以太坊的可信中立性一直備受爭議。與比特幣的「公平發行」相比,以太坊的 ICO 讓少數內部人士掌握了大量的代幣。更重要的是,以太坊有一個公開的創始人 Vitalik Buterin,這讓一些人質疑其去中心化的程度。
但 Vitalik 的領導方式確實與眾不同。他並沒有像其他加密貨幣大佬一樣,忙著炒作、割韭菜,而是專注於技術的發展和社群的建設。他強調抵制審查、包容和透明等價值觀,為以太坊奠定了良好的文化基礎。
更重要的是,以太坊的治理方式並不像表面上看起來那麼中心化。任何對協議的更改,都需要礦工、用戶和開發者達成共識。這種緩慢的變革速度,雖然在短期內可能會影響效率,但從長遠來看,卻有助於實現更可靠的中立性。
以太坊最大的優勢在於其生態系統的多樣性。DeFi、NFT、預測市場、去中心化社交網絡…以太坊幾乎涵蓋了所有你能想到的區塊鏈應用場景。這種生態系統的多樣性,不僅吸引了大量的開發者和用戶,也為以太坊構建了強大的護城河。
相比之下,比特幣的生態系統則顯得有些單薄。雖然也有一些基於比特幣的應用,例如閃電網絡,但它們的發展速度遠遠落後於以太坊。
比特幣正在被主流金融市場和政府接納,這對比特幣來說既是機遇,也是挑戰。像 Michael Saylor 這樣的比特幣大佬,通過支持政客和遊說,加速了比特幣的合法化進程。
但這種做法也存在風險。當比特幣與政府走得太近時,它是否還能保持其可信中立性?當比特幣被少數權力集團控制時,它是否還能為社會帶來更大的價值?
我擔心,比特幣可能會在擁抱主流的過程中迷失自我,最終淪為一個受人操控的工具。與之相比,以太坊的領導層則更加專注於建設者,這或許能讓以太坊在保持可信中立性的同時,實現更大的發展。
Tomaino 认为,以太坊一直主导着开发者的注意力,并且是每一个超越货币的主要新加密用例的发源地。我同意这一点。以太坊不仅仅是一种加密货币,更是一个创新平台,它正在改变着我们与世界互动的方式。
关于 Layer2(L2)是否为以太坊增值,还是通过蚕食主网费用而损害以太坊的价值,一直存在争议。渣打银行甚至基于 Coinbase 的 L2 Base 蚕食主网费用的理由,将 ETH 的价格目标从 1 万美元下调至 4000 美元。
这种观点是短视的。L2 的主要好处并不是为主网贡献费用,而是通过分发 EVM 钱包以及 ETH,扩大以太坊作为可信中立、互联网原生的价值储存工具的共识。L2 降低了交易成本,提高了交易速度,使得更多人能够参与到以太坊生态系统中。
更重要的是,L2 为开发者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和控制权。开发者可以在 L2 上构建各种各样的应用,而无需受到主网的限制。这种创新自由,是以太坊保持竞争力的关键。
以太坊正在成为新开发者和大型公司(如摩根大通、贝莱德、Coinbase、Robinhood 等)将资产代币化的主要生态系统。其生态正由 NFT 和 Token 等加密原生资产,日益扩展到美元、国债、股票、债券、私人信贷、房地产等领域。
这意味着,以太坊正在从一个单纯的交易平台,转变为一个数字资产的发行和管理平台。无论是稳定币、RWA,还是 NFT,都代表着一种将现实世界资产转移到区块链上的尝试。这种资产数字化,将为金融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革。
Tomaino 认为,可信中立、互联网原生的价值储存工具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市场机会。黄金的总市值约为 20 万亿美元,全球 M2(广义货币供应量)约为 100 万亿美元,因此可以说这是一个超过 100 万亿美元的市场机会。
谁能最终抓住这个机会?是比特币,还是以太坊?我认为,这取决于谁能更好地实现社会可扩展性。比特币在可信中立性方面具有优势,但以太坊在实用性和创新性方面更胜一筹。
最终,胜出的可能不是某一种加密货币,而是一个由多种加密货币组成的生态系统。在这个生态系统中,比特币可能扮演着价值储存的角色,而以太坊则可能扮演着创新引擎的角色。但无论如何,社会可扩展性都将是决定胜负的关键。那些保持专注、不被追逐热潮所诱惑的人将获得回报。
近年来,汽车智能化程度日益提升,车载系统,例如极光系统,也成为车主关...
拆除上下铺木床看似简单,实则需要细致小心,才能确保安全且避免损坏。本...
2025年初,黄金价格强势反弹,1月9日至10日金价接连走高,创下近...
新潮能源股价暴跌引发市场广泛关注,其背后原因并非单一因素所能解释,而...
京东近期完成了APP15.0版本的大规模改版升级,目前已逐步向用户...